增白剂不同型号在多方面的差异介绍
增白剂不同型号在化学结构、外观、熔点、色光、分散性、稳定性、耐候性及适用领域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,以下为具体分析:
一、按化学结构分类
二苯乙烯型
结构特点:以二苯乙烯为核心骨架,适用于棉纤维、合成纤维、造纸及制皂等工业领域。
性能表现:具备蓝色荧光特性,在塑料制品中可提供持久白度增强效果。
香豆素型
结构特点:含香豆酮基本结构单元,主要应用于赛璐璐、聚氯乙烯塑料等材料。
性能表现:产生强烈蓝色荧光,适用于特定塑料体系的增白需求。
吡唑啉型
结构特点:基于吡唑啉基团设计,适用于羊毛、聚酰胺、腈纶等纤维材料。
性能表现:兼具白度增强与色泽改善功能,可提升纤维制品的视觉效果。
苯并氧氮型
结构特点:具有苯并氧氮核心结构,主要应用于腈纶纤维及聚氯乙烯、聚苯乙烯等塑料。
性能表现:产生红色荧光,适用于需要特定荧光特性的纤维和塑料加工场景。
苯二甲酰亚胺型
结构特点:基于苯二甲酰亚胺骨架,适用于涤纶、腈纶、锦纶等合成纤维。
性能表现:呈现蓝色荧光效果,可显著提升纤维材料的白度和亮度。
二、按具体型号分类
OB型增白剂
PVC、PE、PP、ABS、PS等热塑性塑料
聚酯纤维、油漆、油墨、涂料、高档相纸
防伪标记等特殊用途
透光性、分散性、耐候性优异
对透明塑料增亮效果显著
耐光性良好,不易出现早期泛黄
分子结构:C26H26N2O2S
外观特征:乳白色粉末
物理性质:熔点196-205℃,耐热性优良
性能特点:
应用领域:
OB-1型增白剂
PE、PVC、ABS、PC等塑料增白增亮
涤纶纤维、混纺织物增白
食品包装用塑料制品、儿童玩具(低毒特性)
增白效果显著,蓝光强度高
适应高温加工环境
分散性优良,稳定性因条件而异
分子结构:C28H18N2O2
外观特征:OB-1黄(蓝紫光)、OB-1绿(蓝光)
物理性质:熔点355-360℃,耐热性极佳
性能特点:
应用领域:
PSW-200系列
外观特征:黄绿色/淡黄绿色粉末
性能特点:成本低、白度高,适用于PET短纤
应用领域:涤纶纤维加工
OBP型增白剂
外观特征:暗黄绿色粉末
性能特点:主要用于PET短纤(如瓶片回料),价格低且白度好
应用领域:回收聚酯纤维加工
KS-N/KSN型增白剂
外观特征:绿光白/绿亮白
性能特点:耐热性突出(350℃/280℃),适用于硬质塑料
应用领域:硬PVC、PS、ABS、PMMA、PA等高温加工场景
浆液增白剂(ER系列)
耐光、耐水、耐升华牢度优异
适用于高、中、低温涤纶混纺织物
形态特征:微粒分散液(90%以上微粒<2μm)
性能特点:
应用领域:涤纶及其混纺织物浸染、轧染、热熔工艺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